破碎硐室 風量
2.5.10 風量分配 air distribution 將礦井總進風量按各采掘工作面,硐室所需的風量進行分配。 2.5.11 通風阻力 ventilation resistance 風流在井巷中,風流的摩擦阻力和局部阻力的總稱。 2.5.12 礦(1)礦井前后期風量,、小負壓和通風設備選型。根據計算,礦井前后期風量為30m3/s,通風容易時期為498Pa,通風困難時期559.6Pa。主扇的風壓:hfmax=hamax+hT+hs=739.6Pa,hfmin=hzmin⑷說明破碎站硐室的獨立回風道、設備護罩、安全護欄、梯子和采用卡車卸礦時的安全擋車設施設置情況。 ⑸其他硐室當涉及到安全問題時,應說明設計的安全設施。 ⑹總結概述本節
(二)按采掘工作面、硐室及其他地點實際需要風量的總和進行計算。各地點的實際需要風量,必須使該地點的風流中的甲烷、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氣體的濃度,風速、溫A、進入避難硐室前,應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礦燈等明顯標志B、進入避難硐室前,不得在硐室外留有衣物、礦燈等C、35、通風機反風時應保證反風期間的風量達到說明破碎站硐室的獨立回風道設置情況說明設備護罩、安全護欄、梯子和采用卡車卸礦時的安全擋車設施設置情況。 其他硐室當涉及到安全問題時,應說明設計的安全

2、破碎硐室有哪五種? ?破碎硐室分單機端部給礦、單機側向給礦、雙機兩端給礦、雙機側向給礦與單機雙側給礦等五種 3、硐室施工的方法有哪些? 第八章 4、離壁式支護的特點?錨桿支護有哪些作用? 5、按井下同時工作的多人數計算,每人每分鐘供給風量不得少于4m3。 按采煤、掘進、硐室及其它地點實際需要風量的總和進行計算。各地點的實際需要風量,必須使該地(1)按井下同時工作多人數計算,每人每分鐘供給風量不得少于4 m3。(2)按采煤、掘進、硐室及其他實際需要風量的總和進行計算。 2.礦井需風量的計算 (1)采煤工作
有效風量:采掘工作面及各硐室的實際段風量。 1.礦井氣候條件的好壞取決于礦井空氣的濕度,溫度,和風速的綜合作用,適宜的井下溫度為15——20攝氏度一般認為較引射器通風的優點是引射器通風?電?設備,?噪聲,可以降塵、降低?溫,設備簡單、安全性能好;其缺點是風壓低、風量?、效率低,需要?壓?源和清理積?,對機電設備容易造答:為了及時監測機電設備硐室進風側的瓦斯濃度變化情況,超限時報警并斷電,回風流中機電設備硐室的迸風側必須設置甲烷傳感器。 92、為什么使用風筒傳感器? 答:為了實時監測風筒內風量

5、水泵或卷揚機硐室所需風量按下式計算: 式中符號意義同上。 6、 破碎硐室按每小時換氣4~6次計算所需風量。 7、 裝卸礦硐室按1~2m3/s所需風量計算。 第九章簡要說明井下溜破系統組成和配置情況,包括破碎硐室安全出口、破碎設備運動部件周邊的安全護欄設置、運輸皮帶參數等。 2.4.6采礦工藝 簡要介紹選用的采礦方法及按井下同時 工作 的多人數計算,每人每分鐘供給風量不得小于 4m3按排塵風速計算風量,硐室型采場風速不應小于每秒關注我 實時更新 資料 0.15m巷道型采場和掘進巷道不應小
應不小于0.15m/s,巷道型采場和掘進巷道應不小于0.25m/s電耙道和二次破碎巷道應不小于0.5m/s箕斗硐室、破碎硐室等作業地點,可根據具體條件,在保證作業地點空氣中有害物質的· 5礦井需風量計算?· 6礦井通風系統??· 6.1一般規定???· 6.2主通風井巷?? 6.3井下需風點??· 6+4通風控制設施? 6.5主要通風機??· 6.6多級機站通風系統解析:硐室型采場風速不小于0.15m/s,巷道型采場和掘進速度不小于0.25m/s,電耙道和二次破碎硐室巷道不小于0.5m/s。安全工程師考前【黑鉆押題】,瑞牛題庫軟件
礦山正常生產時期各類需風的硐室主要有4個中段水泵房(含配電硐室),20個盤區變電硐室,10個盤區破碎硐室,4個中段卸礦硐室,2個庫等,各硐室需風量按1.5 m3(2)應當安裝與破碎能力相適應的收塵裝置,并設置抑塵噴淋裝置。 (3)井下破碎硐室應當采取全面通風及局部通風。 (4)破碎場所設置密閉帶有隔聲功能的控制室和休息和二次破碎巷道應不小于0.5m/s箕斗硐室、破碎硐室等作業地點,可根據具體條件,在保證作業地點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濃度符合GBZ規定的前提下,分別采用計算風量的排
(五)開拓煤量、準備煤量 、回采煤量符合要求。 (六)上行開采及特殊開采的論證文件。 (七)厚薄煤層、難易開采煤層、不同煤種煤質煤層合 理配采。 (八)按規定批準——按排塵風速計算,硐室型采場風速應不小于0.15m/s,巷道型采場和掘進巷道應不小于0.25m/s,電耙道和二次破碎巷道應不小于0.5m/s。 根據Q=4*N*K的公式計算出我礦井下所需井下破碎硐室、主溜井等處的污風,應引入回風道。井下庫,應有獨立的回風道。充電硐室空氣中氫氣的含量,應不超過O5(按體積計算)。井下所有機 29、電硐室,都應供給新鮮風流。采場
和二次破碎巷道應不小于05ms箕斗硐室、破碎硐室等作業地點,可根據具體條件,在保證作業地點空氣中有害物質的濃度符合GBZ 2規定的前提下,分別采用計算風量的排井下各用風地點的風量為: 走向長壁綜采放頂煤工作面配風量為25m3/s,走向長壁綜采放頂煤工作面配風量為20m3/s,綜掘工作面配風量為10m3/s,炮掘工作面配風量為6m3/s。 硐室配風量為6m場和掘進巷道不得小于025 ms裝運機作業的工作面不得小于04 ms電耙道和二次破碎巷道不得小于05 m8箕斗硐室、破碎硐室等作業地點,可根據具體條件,在保證作業
(2)掘進工作面需風量的計算 按瓦斯涌出量計算、按量計算、按局部通風機吸風量計算、按工作人員數量計算、按風速進行驗算。 (3)硐室需風量計算 機電硐室、∑Qrt—— 硐室所需風量之和,m3/min ∑Qot—— 其他用風地點所需風量之和,m3/min。 km—— 礦井通風(包括礦井內部漏風和配風不均勻等因素)系數,可取1.15~1.25